其他
走向“后疫情时代”:回归常识,凝聚共识,面对现实
这是思维补丁的第703篇文章
爱音乐的,谁不想听演唱会呢?
愿我们能早日摘下口罩相见。
“回归常识,面对现实。”
上篇文章消失了。坦白讲我还是有些意外的,毕竟也没说啥,概括总结一下大概就是两点:
克服恐惧,回归常识。
不过在评论区中,我依然收到了一些认真的困惑和真诚的恐惧。包括近日在网络上,已经开始有不少人将矛盾指向那些曾呼吁“放开、共存”的人。
我觉得有时候咱们的确是太健忘了,那些历历在目的苦痛和血泪,其实发生不过一两年,甚至只有几个月。
怎么?这么快就开始淡忘,甚至转而开始相信,“那样的事情,永远也不会发生在我自己和家人身上”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此前各地封城期间,很多在网络上发声求助的朋友,第一句话正是:
“从来没想过这样的事情,也能发生在我自己身上……”
我想指出一个当下很多人认知上的逻辑错误,就是很多“清零派”认为,是“开放共存”的声音太大,所以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让每个人都面临着被感染的风险,“把政策给带沟里去了”。
这真的是一个很严重的逻辑错误。
并不是“开放派”左右了政策的选择,而是我们面临的现实促成了这样的转折:我们其实根本没得选。
另外,最乐观的开放派肯定也是恐惧疾病的。在严格封控期间,我想即便是最坚定的“共存派”,即便是把开放喊得最大声的人,内心肯定也是不愿意被感染的——能选择健康的话,没有人愿意生病。
共存从来都不是目的,它只是一个面向现实的结果。面向的是什么现实呢?
就是我们不得不与之共存。
以现在奥密克戎所表现出来的强大传染力来看,它根本防不住。或者用更严谨的方式表达是:
防它所需要动用的社会资源和能量,已经快超出这个社会所能承受的极限了。
很多人觉得:“为什么不能继续实施更严格的封控呢?封小区不行就封行政区,封行政区不行就封锁整个城市,封城不行就封省,实在不行,为什么就不能全国都静默一个月呢?”
朋友,冷静一下,仔细念一念,想一想,你们都在主张些什么吧?
何况,多严格才叫严格呢?
这些天真的朋友,是不是已经忘了“新十条”之前,北京每天的新增感染者数据有多迅猛了吧?
这可是北京,有着全国最丰富的医疗资源和人力保障,而且北京不承接入境航班,从国外回来的人,先要在落地城市完成隔离之后才能前往北京。
同时,这座城市还有着严格的“入城筛查”,前些日子闹得沸沸扬扬的“健康宝弹窗3”,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
请问够严格了吗?可结果呢?
如果连这样的城市都防不住,那其他城市还能怎么防?
我还见过一种特别天真,简直近乎到愚蠢的论调:
就是说怎么清零呢,他们呼吁政府发布通知,然后全城所有人买好物资,全城人居家14天,然后城市的病毒就清零了。
咱都不谈这之前的物资调配和井喷式囤货所造成的挤兑效应。就说全城人真的都在一天内屯好了食品药品,然后就真的能全城人居家半个月,大街上不出现一个人了?
这现实吗?这可能吗?
根本不可能!
都不谈重疾就诊和孕妇临盆这些极端情况,就说都宅在家里,那你要不要用电?那电厂和电网的人要不要出门工作?要不要用水,那自来水厂的人要不要出门工作?垃圾要不要处理,那城市环卫系统的工作人员要不要出门?
出门就会有人员流动,有流动就会造成感染,然后就是14天之后再加7,7天之后再加7……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可以宅在家里一个月,那全中国所有人就都可以。
你能够安心宅在家里,是因为这背后有无数的人在默默地支撑着你的城市,和生活保障。
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面对不断变化的病毒,从来没有“最好”的防疫措施。
什么叫科学防控呢?科学其实就是不断试错,不断调整,不断与时俱进,所以如果真的试图总结“最好”的疫情防控措施,其实它从来只有四个字:
实事求是。
(二)
卡塔尔世界杯开幕,8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面对球迷们不戴口罩呐喊,狂欢的画面,中文评论区中曾经出现过很多这样的问题:
“怎么都不戴口罩?”
这其实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问题。一种是戏谑和自嘲,它代表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句呐喊:“睁眼看看世界吧!”
另一种则截然不同,它真的发自一种真诚的困惑和认知颠覆,他们接触的信息曾铺天盖地的叙说国外疫情如何水深火热,惨不忍睹,怎么镜头里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和亲戚们闲聊,谈到幼儿园又停课了,我就感叹了一句,还是趁早放开吧,不然小孩马上上小学了,难道一直上网课?
有一位长辈特别认真地纠正我:可不能放开啊,放开了命都没了,还想着上学?这病得上后遗症可严重了,现在都叫它“小艾滋”……
这一番话,应者如云。
我后来故意请教他,难道这样的日子要一直继续?该怎么结束呢?
长辈的回答再次令我目瞪口呆:
“唉,美国人收手就好了,只要美国人收手疫情就结束了,现在的新变种都是他们放出来的……”
身处一线城市的人常常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身边的人,朋友圈内的认知水平,就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观念水位——其实是大错特错的,北上广深加起来才几千万人。
其实你才是那个人群中的“少数派”。
人类从未像今天这般,拥有触手可及信息的同时,也禁锢在触手可及的壁垒之中。
指出这一点,我并不是想炫耀一种“认知优越感”,我只想提醒一种现实,很多人曾忽略的现实。
而我们都根植于这片“现实的土壤”。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朋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感染新冠病毒的经历,我倒觉得是个“好现象”,当然,并不是希望所有人都染病的意思。
因为这恰恰可以愈合某种社会危机,在无形中消解对此前“阳性患者”这一标签所勾连起来的心理“耻感”和恐惧氛围。
连带着“小阳人”这样一个明显带有歧视性的称谓,也在越来越多人的自我曝光下慢慢消解,它的侮辱性气味开始消散,慢慢变成了一种自嘲。
本质上,这就在舆论和社会共识层面,实现了对新冠病毒的祛魅。
我们需要这样的祛魅,需要凝聚大多数人的共识,才足以应对接下来的“感染峰值”。
很多人已经开始呼吁,希望大家可以将“感染峰值”期间宝贵的医疗资源,留给真正有需要的婴幼儿、老人和危重症患者。
我想,只有绝大多数人能够正视奥密克戎,绝大多数人相信自己的免疫力可以克服这场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人以自身行动支持“感染波峰”时医疗系统不出现挤兑——我们才真正有可能避免真的发生医疗资源挤兑。
恐惧会感染恐惧。同样,勇气也会支撑勇气,观念亦会影响观念。
克服恐惧,是我们走向“后疫情时代”的必由之路。
(三)
根据国外的经验来判断,接下来我们即将面对“感染峰值”下的各种考验,相当于一次闯关。
所以,除了要克服恐惧,我们还有许许多多的共识,需要凝聚。
这些共识,有心态上的,有观念上的,有行动上的,也有体系上的——
举个例子,参照新加坡平缓疫情的经验,我们是不是应该趁此建立起较为精准的分级诊疗体系?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很早就选择“共存”,并且经历过几次传染高峰,但由于较为精准的分级诊疗体系,使得一直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医疗挤兑。
或许很多人又会站出来说了:新加坡本质上只是个“小城市”,他们搞精准化的分级诊疗当然容易啦,我们是大国,国情不一样。
健康码可以一夜之间张贴到所有的公共设施,核酸检测厅可以瞬间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为什么一谈到精准的分级诊疗,有人就下意识地觉得我们一定做不到呢?
我想表达的是,很多事情,问题不在于你能不能做到,而在于你去不去做,更重要的问题在于:做这件事情的意义有多大?
(四)
其实,从物种的角度,细菌和病毒才是地球真正的主人。它们先于人类存在,也必将后于人类消失。
在全球村已然形成的今天,面对奥密克戎这般传染力极强的病毒,试图通过一场浩大的运动来“彻底消灭病毒”,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不可能重新回到闭关锁国的状态。
但是在不久之前,仍有为数众多的人,将中央的方针异化为“彻底消灭病毒”,并将所有试图讨论的声音斥责为别有用心,甚至通过网暴来攻讦那些依然站在科学角度阐释病毒变化的专家学者,还发明了“躺匪”这样的侮辱性标签送给意见不同者。
世间的道理不是只有对和错,世间的颜色不止黑和白。其实,这个世界拥有无限广阔的“中间态”。
时隔许久,我们终于又能够在公共舆论上,再次看到张文宏、钟南山等专家学者就防疫问题密集发声。
这意味着防疫这一话题,终于剥离掉“不可讨论”的色调,逐渐回归到科学、专业和理性的讨论范畴内。
张文宏等专家的此前沉寂,对了解他此前经历的人而言,是不言自明的。张医生很早之前就公开谈到,我们应该为“与病毒共存”做好准备工作。
结果呢?张医生几乎被打成了“现行反革命”,无数人涌到他的微博下面骂他是“汉奸走狗”,“收了美国人的黑钱”,是“西方利益代言人”。
然后就是,专家们普遍都不敢再公开发言了。
我们应该让科学的归科学,政治的归政治。
这应该成为更多人的常识,什么叫常识呢?
常识就是1+1=2,常识就是无论什么制度下的病毒,都是不识大体不顾大局不讲政治的。
(五)
最后我想说,我们还必须面对现实。
无论你是哪一派,无论你悲观还是乐观,都必须正视一个基本的现实:
就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必须要学会适应“后疫情时代”的生活。
什么意思呢?
疫情对全世界的消费者信心和经济指标都造成了严重的创伤,这可能需要一段漫长的修复,中国也不例外。
这几天如果你开车走在北京的马路上,不仅感受不到放开后的车水马龙,反而会有一种更萧瑟的感觉。
包括很多做实体生意的朋友,也会有这种感觉,“新十条”之后兴奋地摩拳擦掌想大干一番,结果店铺一开门,发现人流量还不如从前。
消费的恢复,旅游的恢复,信心的恢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早已写在答卷上的答案。
目前来看,我们也找不到“更优解”,放开不会让经济一夜之间恢复到从前的水平,也不会让消费者信心一夜回归,曾经那些我们熟悉的生活方式,不会那么快昨日重现。
何况,我们还有许许多多暴露出来的短板、问题、伤痛,需要去一一补足、解决和治愈。
事实上,放开也肯定是存在很多弊端的,比如可能会出现的医疗挤兑,可能要付出一些人罹患重症乃至死亡的代价,经济运行可能在“感染峰值”下遭受短时间内的更大创伤……
这些痛苦,是我们必须要直面的现实。
但还是那句话,这一关其实我们没得选,不是应不应该闯的问题,是不得不闯。
回归常识,凝聚共识,面对现实,朋友们,愿我们能够早一天摘下口罩相见。
【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慧超,前媒体人、资深品牌公关顾问
作家,已出版《这个世界不欠你》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思维补丁】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End—
若觉可读,欢迎推荐给朋友,甚幸!
思维补丁只提供观点,不提供救赎!